法官之職務監督,依下列規定:
一、司法院院長監督各法院法官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。
二、最高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法官。
三、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法官。
四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監督該委員會委員。
五、高等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與所屬地方法院及其分院、少年及家事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六、高等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與轄區內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七、高等行政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八、高等行政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法官。
九、專業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法官。
十、地方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十一、地方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法官。
十二、少年及家事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說明
法條歷程
[說明]
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於101年6月1日施行後,基於體系完整性要求,本條即有修正之必要。且依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第四十七條規定,被監督之人原有應加以警告之事由,而情節較重者或經警告無效者,監督長官得依公務員懲戒法辦理。爰配合修正第五款高等法院院長職務監督權限範圍,並增設第十二款,明定少年及家事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法官。
|